01
系统背景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全球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使得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也使得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且化石能源存量已经不能够长久支持经济发展,转而寻求新型能源。为了更好的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与整体入网调配日益受到重视。在能源互联网视角下,分布式新能源即为用户终端,不仅能够实现局域内部的电能输送调配,而且能够与集中式大电网进行能源互通,从而为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也是未来能源互联网架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微电网是分布式新能源与新型用户的主要供电模式,符合“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与“产业升级转型”三大主题概念。
微电网主要有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3种典型结构。相比于单一的微电网结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在交流微电网的基础上,结合了直流微电网的优点,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02
系统简介
系统包含交流380VAC交流母线和直流750VDC(620-750VDC) 直流母线。
A►
交流母线上接入如下设备
以5kW模拟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核心的模拟型风力发电交流供电单元
以10kW RLC负载为核心的交流负载单元
以15kW模拟励磁同步发电机组为核心的交流负载单元(用户自备)
以5kW模拟励磁同步发电机组为核心的交流负载单元(用户自备)
以2kW工程型光伏发电为核心的交流供电单元(用户自备光伏板)
B►
直流母线上接入如下设备
以10kW光伏模拟器为核心的模拟型光伏发电直流供电单元
以5kW模拟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核心的模拟型风力发电直流供电单元
以39kWh/10kW工程型磷酸铁锂电池为核心的能量型储能直流供电单元
以10kW 5s超级电容系统为核心的功率型储能直流供电单元
以5kW 可编程直流电阻负载为核心的直流负载单元
03
系统拓扑
04
系统功能
本系统可以依托本实验平台,可以完成《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机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配电网络》等教学实验,还可以完成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实践创新设计、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同时,该平台可作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的实训平台。此外,依托该平台还可以开展与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微电网系统相关的科研工作,培养一批面向智能微电网、新能源发电领域前沿科技的人才,满足当前国内新能源发电产业的需求。
系统接线及操作实验(研究)
可控可调负载RLC部分实验(验证)
交流微电网运行实验(研究)
交流微电网切除及独立运行实验(创新)
能量管理调度策略-系统出力控制(研究)
能量管理调度策略-削峰填谷策略(研究)
配网部分实验(需配备电网模拟器及阻抗柜)
三相电压、频率可调设置实验(验证)
谐波设置编辑实验(研究)
过/欠压,过/欠频实验(研究)
配电网防孤岛实验(创新)
模拟不同电网参数实验(研究)
负载曲线设置与分析实验(验证)
负载保护实验(研究)
05
系统配置
06
项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