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案例 | 火电厂智慧低碳直流微电网示范工程

2024-10-23

图片

1

项目背景


为响应双碳目标,某央企在大力布局新能源发电,发挥央企在新兴产业布局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本项目是重点科技项目。希望可以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和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通过不同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测试和柔性直流技术研究,促进电厂发电形式多元化探索。


图片

2

项目介绍


本项目由建筑光伏发电系统和车棚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组成,采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形式,发电总面积1811.4平方米,总容量309.25kW。


图片


光伏:光伏玻璃、碲化镉、单晶硅光伏组件

生产调度中心的屋顶安装碲化镉光伏组件1040块容量109.2kW。立面窗户安装半透光碲化镉光伏组件59块安装容量8.85kW,具备发电、采光的功能,使建筑由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

图片


车棚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选用两种光伏组件,面积975平方米,容量191.2kW;其中碲化镉光伏组件198块,容量20.7kW;单晶硅光伏组件310块,容量170.5kW;

储能:129k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

图片

负载:AC/DC直流充电桩(60kW)、DC/DC直流充电桩(60kW)、AC/AC交流充电(7kW/个)直流充电桩、照明


图片


图片

3

成果及亮点


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综合考虑不同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结合储能、充电桩和照明等直流负荷,通过电能路由器快速组成智能微电网。

电能路由器内部采用直流母线供电架构,端口采用高效转换器,光伏、储能和直流负载采用“直发直用直储”在电能流动时减少转换损耗。考虑连续阴雨导致光伏发电不足用情况,采用电网补充,如电网出现故障时,切换离网模式保证负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片
图片


电能路由器配置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光伏发电、负荷用电、电池蓄电、电价等因素动态调节,实现峰谷电价套利、避免弃光、高效用能。


本项目通过建筑光伏和光储充一体化的综合能源利用方案,提高了能源自给率,降低碳排放,促进火电厂发电形式多元化,推动电厂用能结构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4

现场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